莫扎特之旅www.mt77.com

您所在的位置:莫札特之旅-莫扎特死因之谜

 

  莫扎特是死的太晚吗?  

田润德

记得在上大学时经常订阅《国外音乐资料》,现在除了音乐学院学报一类杂志以外,这样纯的古典音乐杂志很少了,其中有一期有一篇文章我至今记忆犹新,题为《死的太晚的莫扎特》,写的是已故世界级的钢琴家格伦.古尔德,他是一个反常怪癖的钢琴家,他对莫扎特晚期作品持否定态度,甚至讨厌贝多芬除《大赋格》以外的一切作品。格伦论点的中心是把莫扎特说成是个“平凡的作曲家”,他不象贝多芬那样向“先锋”的方向前进,《后宫诱逃》“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出”的音乐,“我真正讨厌的是莫扎特晚年的作品,如《魔笛》和《g小调交响曲》等”,他还一个劲解释说“然而说莫扎特死的太晚,并非对莫扎特的夭折不表同情,而是说莫扎特假如活到70岁,您想想他要做出多少坏作品”。他这样的评价我简直就是不能接受,甚至认为古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个持有偏见的人,难道艺术家就应该这样偏见个固执吗?说来说去,他还是把莫扎特和贝多芬说成了一类的人,因为他讨厌莫扎特同时也讨厌贝多芬,从这方面看古尔德就是一个很具偏见的人,他把莫扎特和贝多芬摆到一个天平上就说明他根本不了解莫扎特,因为莫扎特和贝多芬根本不是一类人,用日本音乐家门马直危的话说:“莫扎特是天之娇子,从天而降;贝多芬则是大地之子,升入苍穹”莫扎特是个上帝宠儿,而贝多芬则是个只有经过努力和拼搏才能取得成功的人。关键的问题是 如何看待莫扎特的成名过程和是否晚年败笔,从不同角度看完全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莫扎特凭借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音乐教育,使他六岁时就完成了他的第一首小步舞曲。传说他在四岁时就试着在五线谱上涂抹自己的钢琴协奏曲了。他的创作总是先打好腹稿再进行记录,在进行记录时他的创作灵感还仍不断涌现,可谓乐思泉涌,他只能不断的作曲。他在给姐姐的信中写道:“我在记录已打好腹稿的前奏曲时,心中同时在创作赋格曲’。上帝的赐福使他脑中不时涌现出优美的旋律、和声,而且他创作体裁之广也是前所未有的,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各类独奏曲、奏鸣曲、歌曲应有尽有,而且各类中都有惊人之笔,而且风格的谐调统一性令人称奇。随着他父亲为他设计的人才推销计划,全家人陪他他周游欧洲,耳濡目染德、奥、法、意、英各种人文风情和音乐风格体裁,集高雅洒脱的那波里和沉思严谨的曼海姆乐派旋律之大成,并将其与德奥古典和声曲体融为一炉,才写出后来的“悠扬迭荡,令人心旷神怡的闻所未闻的仿佛是上帝的声音”的“钢琴协奏曲(k595 )”、第41 “周比特交响曲”、和歌剧“魔笛”,这些作品又是浑然天成一般,精美无比,难怪宫廷乐师和大主教说这些曲子音符太多时,莫扎特却肯定地说“一个音符也不多”,这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吗?是也不是,更准确地说是上帝的声音。他一生短短35年却创作了却626部作品,人们看到如此高产的作曲家,一定以为是上帝赋予的天赋之才的功劳,他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样说是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的,躲进小楼成一统,凭空想象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莫扎特超越时代的作品,虽然有上帝无形的大手在推进他,但就他本人是人而非神来讲,如此大量的传世之作,不经过对当代的作品及后代的审美趣味的认真研究,不经过艺术的强烈刺激和生活的强烈震撼,并付之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绝对写不出来的。莫扎特曾在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出了自己作品的创作过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费这么多时间,耗费这么多心机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多次”。

 莫扎特的死可能对我们人类是个天大的好事,请看哲学家怎么样来评价莫扎特的死。罗曼.罗兰曾经这样写到:“死亡固然截断了莫扎特的生命源流,但是他被免除了的余生对别人来说却因此意味着一段平静的源流。自从法国大革命(1789年)以来,激情的骚动已经进入了一切艺术领域,并把不安带进了音乐。在这种情况下,能在莫扎特音乐的宁静中找到庇难所是值得欣慰的事。这就如同你在高高的奥林帕斯山巅寻到了庇护所。从这平静的高峰,我们可以俯瞰脚下的平原,观看来自异国他乡的英雄和诸神鏖战,倾听大千世界在他们周围发出的喧嚣,就像大洋的波涛拍击遥远的海岸传来的细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扎特是天才又不是天才,如果莫扎特不是35岁死亡,而是活到70岁,他 能否写出与先前风格统一的作品我们不得而知,按照罗兰的说法,法国大革命不可能不影响活到50-70岁的莫扎特,莫扎特真多活的有那么久,就难免写出类似“激情的骚动”破坏庇难所的宁静无比喧嚣的作品来,但我们纵观他集一生勤奋耕耘,聚焦他集一生的经验而写成的成熟期的作品,难道是一无是处吗? 难道有像贝多芬的“激情的骚动”在其中吗?说莫扎特晚年作品有败笔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并非我们盲目崇拜,听听他在1791年创作的《魔笛》《g小调交响乐》OP626单簧管协奏曲,晚期的钢琴协奏曲......在往下写还会有什么,这就不言而逾了。 我们的结论是莫扎特不仅是天才而且晚年并未败笔,而且写的更加成熟更加精彩,就魔笛在世界上演的国家和次数和备受青睐的程度,就OP626单簧管协奏曲在世界古典音乐范围内多次评为最受欢迎的曲目来推断,我们相信莫扎特的创作风格是不会音乐时间和地域改变而改变的。这是我们从一个正确的角度来观察和审视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上来分析古尔德的论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古尔德也有其优秀的一面,他的巴赫就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顶级和罕见的,但他性格的偏激和怪癖也是世界上顶级和罕见的,特别是他对莫扎特的偏见我实在不能苟同,写此与乐人共勉。

20030510

 

小提琴教室

 
 
 

重要栏目推荐

·莫扎特之旅
·古典之旅
·浪漫之旅
·代之旅
·化长廊
·音乐考级
·莫扎特年
·莫扎特肖像研究
·莫扎特年随笔
·浏览:以往视频
 
 
 
 
 

 

 
 
 
 
 
 
 
 
 

莫扎特之旅

 
 

回首页>>

            -->>古典音乐世界,感受艺术人生,增添生活新亮点,给你最大的艺术享受!!浏览本站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网络实名:-->>莫扎特之旅<<--


如有任何的问题,请来信站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