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页 纪念 古典 浪漫 现代 热点 教育 读书 图片 收藏 滚动 文化 人物 比赛                    
                   
                     

莫扎特之旅-最新文章-田元与安布勒的老柴

                   
                     
 
 
                   
                     

                   
                     

                   
                     
 
 

                                               田润德  编译文/图 2022-11-05   19:36

 
   
 
 
 
 

 
 
 
 
  演奏结束观众起立长时间鼓掌   田元在谢幕      
  Et November 4,2022
Yuan Tian
Ambler Symphony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Upper Dublin Lutheran Church
   
 
2022年11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

田元

安布勒交响乐团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上都柏林 路德会教堂

     
 
     
         
  田元与安布勒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手机录制的视频)      
  Yuan Tian performs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with the Ambler Symphony Orchestra      
      从2008年来京拜师林耀基先生,来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高中 ,到免试进入美国天普大学Boyer音乐学院至今,田元随Schmieder教授学习已是第五个年头,正值风华正茂,全奖外又获得了Emilya and Arthur Crosby奖,翻开了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崭新一页。

11月4日晚,田元手握Schmieder教授刚刚从洛杉矶colburn基金会借来的价值7万美金的小提琴,眼角眉梢都充满着热情自信地走上了Upper Dubin Lutheran Church的舞台,迎接他的是观众和交响乐团演奏员们的雷鸣般的掌声,今天田元将在Ambler 交响乐团的协奏下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老柴田元演奏过很多次,但站在美国的交响乐团和广大听众面前还是第一次。 演出结束,Schmieder教授及同学共同祝贺田元演出成功!Schmieder教授非常满意田元的表演,“声音纯净,技术完备,有光彩,柴可夫斯基的风格掌握的恰到好处”。

当听说要受邀演奏老柴,田元喜出望外,但面对Ambler 这样一个编制和熟练程度都不十分完备的交响乐团,田元开始对演出效果难以预料,对参加与否有些犹豫不决 。但一想到“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充满青春气息的协奏曲,我从小就喜欢它,从十五岁起在中国、美国和德国都演出过。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我领悟到音乐的美和精髓,再次向观众展示我感到无比兴奋。”再一想站到交响乐团前面体验人生最美的感觉,面对机遇和挑战, 就是再难也应该一搏,就毅然接受了这一任务。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呢?因为它有着一段人类音乐文化史上令人心动的佳话!人与人之间的遇见是最美丽的缘,有些人遇见是一生温暖,有些人遇见就是一眼万年。 老柴的“一场”激情澎湃的《暴风雨》让梅克夫人成了他终生的粉丝!(娜杰日达·梅克在铁路大亨的丈夫死后继承了一笔巨大财富,其中包括莫斯科的一处宅邸、一个巨大的农庄,还有两条铁路。她在莫斯科宫殿般的家中过着半隐居的生活,陪伴她的只有两个爱好:孩子(至少有12个子女)和音乐。当梅克夫人发现老柴正陷入窘困的生活状态时, 认为柴可夫斯基这样的天才不能因为世俗的烦恼而影响创作,便开始以委托他创作曲子的方式资助他,后来每年固定给老柴6000卢布的津贴。 自此,老柴便辞掉工作成为自由作曲家,他可以天南地北的去采风、体验生活、可以自由自在的创作了。但他们交往是有条件的,双方都同意和遵守的唯一契约,那就是永远不要见面。老柴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普通的,没有受过音乐教育的妇人,居然有常人不能及的音乐鉴赏力,而且在音乐上还有非常高明的见解,因此两人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他们彼此敬爱、在交往的14年里互通书信竟达1200封之多,这些通信完全成了他们灵感的源泉。 而令梅克夫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抉择和她们的书信生活竟然成就了一个人类伟大的作曲家。他们思想交流和精神的碰撞的火花,为人类音乐艺术宝库中增添了无数经典作品,包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老柴正在创作这首小提琴协奏曲,老柴把他创作的手稿寄给梅克夫人时,她对第二乐章不甚满意,然后老柴又撷取了一曲短歌作为新的第二乐章,梅克夫人特别欣赏。中国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先生作为从俄罗斯学成归来的、并多次在世界各地演奏老柴的俄罗斯音乐专家,在给田元上课的时候说,这个短歌实际是老柴献给梅克夫人的“爱情诗篇”。

为什么它100多年来久演不衰?一曲成名天下知,历尽坎坷谁人晓。只有当你知晓了它的来之不易,你才会倍加珍惜!老柴学贯俄西,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教音乐史和声等,对西方作曲理论十分精通,虽然他一辈子都在高潮和低谷中沉浮,但这首D大调让他经历了万劫不复般痛苦。最初作品题献给了小提琴家奥尔 ,也就我我们熟知的海菲兹和米尔斯坦的老师,一经献出,老柴开始了漫长的期待,因为对自己的作品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太重感情, 这一时期他除了承担生活的压力外,还要抵抗低俗的作品所以 一旦成功,定会大悲大喜 。后来奥尔只给出了“无法演奏”的鉴定,而小提琴家布罗茨基在奥地利首次演奏,被音乐评论家汉斯力克称之为“醉醺醺”、“野蛮”、带有 伏特加“臭味”的作品,布罗兹基并没有因为批评而停止演出这部作品,布罗茨基经过多年坚守, 把老柴的音乐的纯正俄罗斯风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突出这种风格在形式技巧和抒情上使用的非常夸张手法,并带有一种无法避开的倾诉性,使这部作品终于被音乐界认可,被全世界所拥抱。

曾几何时,田元和这首老柴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仅在老柴的音符里,也不仅在品读过的《我的音乐生活——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的通信集》里的一封封热情洋溢的通信里 ;不仅在爸爸莫扎特之旅网站那些丰富多彩的文献中(因为老柴最崇拜模仿的就是莫扎特音乐);也不仅在他去欧洲巡演的德国柏林、意大利博洛尼亚、还是英国伦敦;不仅在两位从俄罗斯留学归来的教育家 、演奏家林耀基和盛中国的谆谆教诲中;不仅在山色秀丽,人杰地灵德国南部的小镇米滕瓦尔德(德语:Mittenwald)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大师特列季亚科夫(Victor Tretyakov )的大师课上和圣彼得大教堂的倾情演绎; 不仅在俄裔美国教授爱德华·施密德(Schmieder)先生的讲席中......而从俄罗斯传到哈尔滨的冰雪艺术,给了田元清晰透明的文化烙印;还有秋林大列巴和里道斯红肠的味觉早已进入胃中的俄罗斯饮食文化已融入到田元的骨子里一样,在幼小的懵懵懂懂时,在通往道外奶奶家的1898年俄罗斯人开始兴建的中东铁路大桥,在妈妈推着的摇篮车里仰望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 一棵棵摇曳的柳枝和那一丛丛紫丁香散发的浓烈的气味中;在曾经经常徜徉的圣索菲亚教堂广场(俄罗斯随军教堂)和道里道外大大小小的教堂 ;在体验了波特曼俄式西餐后,再来点马迭尔面包、华梅西餐厅里的红汤、大马哈鱼籽,更确切地说在从家出来向右穿过端街就是中央大街上,有多少闪光的面包石没有被田元的脚踏过......在后来,在北京上学后津津乐道的经常想吃的还是家乡的里道斯秋林红肠;在爸爸不断的唠叨住在道里通江街(旧称埠头区炮队街)和红专街、犹太老会堂附近大姑的家,这里曾经是丹麦外交官的住宅,地道的俄罗斯建筑里面漂亮的旋转楼梯和典雅精致的壁橱 。每逢年节,全家都在大姑家聚餐,从四岁开始都经常乐此不疲地先上三楼给奶奶拉上一曲,然后再回到二楼的高大宽敞的大厅为大家演奏; 在爸爸不断的唠叨爷爷家在文革中被拆毁的道外(旧称傅家甸)裕海街47号的俄罗斯风格的木制二楼,以及在爸爸不断的唠叨现在道外北头道街的保护建筑——爷爷从河北新城 (新城又称高碑店,后改为保定,距现在的雄安新区65公里)闯关东来到了哈尔滨以后,曾经呕心沥血创业多年积攒家业盖起的福德旅馆(后来的三八旅社),这个貌似中华巴洛克式样的外部浮雕的建筑内部装修却充满了豪华的俄罗斯风格,所有这些文化的和建筑的遗产留下的青涩的记忆,都构成了田元日后挥之不去的俄罗斯情结,这种魂萦梦绕的俄罗斯风格和韵律让田元和老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次大战后,美国吸引了国际文化精英,美国文化在全球的推广,让西欧的音乐绘画都深受影响,前苏联特别是俄罗斯的局部性和封闭性成为了古典艺术的坚守者。历史上俄语的东正教为基础的俄罗斯文化统治了俄罗斯,但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渗透,同时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塞尔维亚和波兰等国的斯拉夫文化的影响下,俄罗斯文化非常丰富,同时也蕴含着大量西欧音乐文化经典,所以俄罗斯的音乐人才层出不穷。 田元的导师Schmieder教授就是出生在乌克兰的的俄罗斯音乐界的一个佼佼者。当Schmieder教授给田元投出橄榄枝的时候,是否也喜欢来自哈尔滨的孩子不得而知,但田元接到Schmieder教授的免试邀请信以后,想到曾经读过爸爸收藏的一部介绍世界小提琴家的书,英国玛格丽特·坎贝尔撰写的《不朽的小提琴家》其中介绍当今美国最伟大的两位小提琴教育家,一位是丹钦科,另一位就是Schmieder先生。当田元看到Schmieder教授是俄罗斯人,有在格涅辛音乐学院学习的经历,而且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弟子,田元毅然决然放弃了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的录取和美国新英格兰以及曼哈顿等音乐学院的等待,同意进入天普大学Boyer音乐学院Schmieder教授的班上学习。

 释迦牟尼说,在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中,人类就是沧海一粟中、九牛一毛。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围绕的世界,是一个小世界,太阳围绕的是银河系,一个银河系一个小世界,1000个银河系一个中世界,1000个中世界组成一个大世界。那在3000个大千世界之外还有多大呢? 释迦牟尼在禅定中间就发现,在3000个大千世界之外,还有的......一句话,大千世界,无量无崖。宇宙无边,无始无终 。一个人如何克服物欲横流的诱惑,在短暂的一生做一个精神贵族,做一点对文化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在有生之年或为国家造福、为民族复兴发奋,或在人生的旅途上洒满鲜花,为热爱音乐的知音送去爱的致意! 就需要加倍的的努力! 人生是修行的过程, 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修行的法门, 智者独善其身,慧者普度众生。(苏引华)...希望田元做一个智慧者 ,留学可以改变命运,但不仅仅只有留学才能改变命运。而在当今信息社会,不断Discover音乐艺术的大变局中,要具备非常之定力,而且要勇攀高峰,要综合林耀基教授、盛中国先生、王昌海教授、汤伟剑教授和特列季亚科夫
(Victor Tretyakov )以及施密德教授等等的科学方法, 唯有勤奋才能改变命运,唯有Revolution才能改变命运。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生命不息,修行不止。唯有学习是打通思想的通道,唯有思想是指引行动的通道,唯有行动是达成结果的通道。做一个初心不改、发奋图强,勇于践行的男子汉!

如果十年前和哈尔滨少年宫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梁祝》算雏鹰磨砺翅膀 ,那么今天和Ambler 交响乐团的合作就是跳崖试飞,它是一次迎接暴风雨的飞翔,这样的飞翔需要勇气和魄力。今天的机遇和挑战,是明天的精神财富。 祝愿今朝雏鹰出巢展翅,来日雄鹰搏击长空。

一个叫做冰城的神奇的地方,却蕴藏着滚烫的音乐文化魔力,这里的男人永远都是冰雪一样刚毅豪爽、绅士一样典雅, 女人大多都具有典型的“二毛子”一样的果敢和beautiful魅力。从冰城走向各地走出国门的音乐家、艺术家数不胜数,他们在俄罗斯和中华文化的乳汁滋养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音乐、自然天成、从不造作。 此时,田元和Ambler 交响乐团演奏老柴那一刻终于到来,当他把小提琴轻轻地放到了肩上,当琴弓闪过,就像打开了一扇门,一扇由听众通向柴可夫斯基灵魂深处的门,当乐队深沉压抑的的引子过后,小提琴Solo一出,立刻如彩虹架桥,旋即流淌出老柴的心灵述说......

     
 
     
       
  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出生于1840年5月7日,这位音乐天才的 一生是充满戏剧性的、缠绕着羞怯、忧郁、激动以及迟迟而来的喷薄创造力的传奇的一生 。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是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于1878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题献给小提琴家勃罗茨基,并与1881年12月4日在维也纳首演 。 它饱含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舞蹈性、歌唱性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78年,柴可夫斯基刚度过婚姻问题引起的精神危机,梅克夫人给予了他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住在瑞士的一处疗养地,心情不错 ,创作很顺利,全部作品完成只用了20多天。

柴可夫斯基首先将乐谱交给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利奥波得·奥尔,然而奥尔在看过乐谱之后反应冷淡,只给出了”无法演奏“的技术性鉴定。后来,以为在维也纳的俄国小提琴家布罗兹基拿到了这首协奏曲的乐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1881年12月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首演了这部作品,但首演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这部作品也遭到了维也纳音乐界的指责与攻击,言辞最激烈的是维也纳批评家汉斯立克,他认为这部作品中有过多的民间色彩,而且过于热烈的节奏也不合维也纳音乐传统的规范 
音乐家布罗兹基并没有因为批评而停止演出这部作品,仍在各地坚持演出,最终使这部作品获得成功。为了表示感谢,柴可夫斯基把这部作品献给了布罗茨基 。

梅克夫人有着雄厚的财富和崇高的音乐爱好,带给俄罗斯音乐艺术特别是表演艺术以巨大的推动力。梅克夫人不但热情支持她的朋友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还先后资助过德彪西、尼古拉·鲁宾斯坦等人,她还是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音乐协会的秘密贵宾级会员。

老柴这部气势恢宏的作品的基本创作风格,讲了俄罗斯历史在19世纪在沙皇政权是一个很独裁的政权,贵族和老百姓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贵族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所以这段引子部分要表现出这种对社会积怨已久的矛盾和美好生活的探寻和疑问,当主题第二次出现才找到了一些希望和更多的汇合,包括乐队和主奏乐器的汇合,应该是大众化的农民化的才对,包括第三乐章的巴杨的舞蹈旋律都是非常具备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的,所以这首乐曲是非常具有俄罗斯化。

  第二乐章是柴可夫斯基为他的好友梅克夫人创作的,梅克夫人是柴可夫斯基的经济赞助人,也是一个音乐的狂热崇拜者,她对老柴极度的崇拜和支持,柴可夫斯基有一段曾住在她的庄园里,他们彼此敬爱,互通书信,他们在梅克夫人的庄园里曾不期而遇,也就是这唯一的一次会面,柴可夫斯基抬了一下礼帽表示礼貌,并未言语, 就擦肩而过,仅此而已。他们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上的崇高的伟大的友谊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当柴氏把他创作的协奏曲寄给给梅克夫人时,她对第二乐章不甚满意,然后老柴又把原来创作的这首短歌放在这里作为新的第二乐章,这个短歌实际是老柴献给梅克夫人的“爱情诗篇”。

     
  Tchaikovsky'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a violin concerto composed by Russian composer Peter Ilich Tchaikovsky in 1878, was dedicated to violinist Bronsky and premiered in Vienna on December 4, 1881. It is full of dancing, singing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of Russian national culture.
This violin concerto was created in 1878. Tchaikovsky had just overcome the spiritual crisis caused by the marriage problem. Mrs. Meck gave him financial and spiritual support, made some new friends, and lived in a healing place in Switzerland. He was in a good mood and the creation was very smooth. It took only 20 days to complete the whole work.
Tchaikovsky first gave the score to Professor Leopold Orr of Saint Petersburg Conservatory of Music, but Orr was cold after reading the score, Only "Can't play "Later,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Russian violinist Brozki in Vienna had obtained the score of this concerto. After more than two years of effort, he cooperated with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in December 1881 and performed this work for the first time, but the first performance basically ended in failure. Moreover, this work was also criticized and attacked by the Vienna music industry, and the Vienna critic Hanslick was the fiercest speaker There are too many folk colors in the works, and the too warm rhythm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s of the Vienna music tradition.
Musician Broz did not stop performing this work because of criticism, but continued to perform everywhere, which ultimately made this work a success. To express his gratitude, Tchaikovsky dedicated this work to Borotsky.
Mrs. Meck has rich wealth and lofty music hobby, which gives a great impetus to Russian music art, especially the performing art. Mrs. Meck not only enthusiastically supported her friend Tchaikovsky's music creation, but also successively supported Debussy, Nikolai Rubinstein and others. She was also a secret VIP member of the Russian Music Association in Moscow.
The basic creative style of Lao Chai's magnificent work tells that Russian history in the 19th century was a very authoritarian regime in the tsarist regime. Nobles and ordinary people lived very different lives. Nobles did not care about the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so this introduction part should show this kind of exploration and question about the contradictions and good life that have long been bitter in society. When the theme appeared for the second time, some hope and more convergence were found, Including the convergence of the band and the main instrument, it should be popular and peasant. The dance melody of Bayang in the third movement is very Russian, so this music is very Russian.
The second movement was composed by Tchaikovsky for his friend Mrs. Meck. Mrs. Meck is Tchaikovsky's economic patron and also a fanatical admirer of music. She worships and supports Lao Chai extremely. Tchaikovsky once lived in her manor. They respected each other and exchanged letters. They met unexpectedly in Mrs. Meck's manor, which was the only meeting, Tchaikovsky raised his hat as a gesture of politeness, and brushed past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That's all. Their lofty and great friendship based on music has always been talked about. When Chai sent his concerto to Mrs. Meck, she was not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second movement. Then Lao Chai put the original short song here as a new second movement. This short song is actually the "love poem" Lao Chai presented to Mrs. Meck.
     
 
     
       
  Ambler Symphony 安布勒交响乐团演出海报      
 

订购 I

11月4日,星期五,晚上7:30

上都柏林路德会教堂,411 萨斯奎哈纳

宾夕法尼亚州安布勒路19002

彼得·莱里希·柴可夫斯基,D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5,

田元,小提琴

卡米尔·圣桑,第三交响曲,c小调,作品78

     
 

Subscription Concer I

Friday,November 4,2022,7:30 pm

Upper Dublin Lutheran Church,411 Susquehanna

Road,Ambler PA 19002

 perter llyich Tchaikovsky,Vilon Concerto in D,Op.35,

Yuan Tian,violin

 Camille Saint-Saens,Symphony No,3 in c minor,Op.78

Aaron Patterson,organ

     
   
  Ambler Symphony 安布勒交响乐团演出节目单1      
       
  Ambler Symphony 安布勒交响乐团演出节目单2      
  田元  Yuan Tian
 我出生在中国哈尔滨,在家乡独特的音乐氛围和家庭的影响下,我三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小提琴,四岁时第一次公开演出。
七岁时,我进入了哈尔滨少年宫交响乐团,成为那里史上最年轻的第一小提琴手。2009年,我来到北京,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小学,跟随著名小提琴教授林耀基和汤伟剑学习; 在附小我获得了中央音乐学院和香港兄弟基金会的最高奖学金。
2011年,我在哈尔滨音乐厅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表演了11首独奏曲和维厄当第四小提琴协奏曲。一位评论家的评论赞叹道:“……音乐之城的骄傲,这个温暖的夜晚,由于田元美妙的弦乐演奏,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浪漫,更加迷人。”2012年的亮点是在哈尔滨夏季音乐会上 ,与哈尔滨少年宫交响乐团合作成功演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014年,我在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中获得杰出表演奖,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奖学金竞赛并获得三等奖(2015年),次年,在香港艺术节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2017年7月,我被选入美国NYO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次登上卡内基音乐厅舞台,并与指挥家卢多维奇·莫洛和钢琴家Yuja Wang进行世界巡演。
我参加了德国米滕瓦尔德的卡文德尔音乐节,与维克多·特列季亚科夫
(Victor Tretyakov )教授一起上大师班,并参加了纽约高峰(SUMMIT)音乐节,在音乐节的音乐会上表演。
作为2019年青年才俊世界表演与视觉艺术节一等奖的获得者,我有机会再次在卡内基音乐厅进行个人表演。我再次入选美国NYO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在柏林 音乐厅演出后开始了欧洲巡演,通过ARTE、英国斯内普·马丁斯音乐厅和意大利Fondazione Teatro Comunale向数百万观众播放,作为2019年博尔扎诺音乐节的一部分。在这次巡演中,我还在伦敦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演奏了钢琴三重奏。
今年5月,我获得了BM学位,并将继续在费城天普大学的爱德华·施密德(Eduard Schmieder)教授的班上学习小提琴,获得全额奖学金和艾米丽和阿瑟·克罗斯比奖。
 
 
 
 
 
   
 
 
  Ambler Symphony 安布勒交响乐团演出节目单3      
  安布勒交响乐团(Ambler Symphony)于 1951 年在 Charles Roberts 的指导和 Clifford Geary 的指导下成立。 安布勒交响乐团为社区提供丰富的文化,并为地区音乐家提供表演机会。 管弦乐季包括在地区礼堂举行的三场订阅音乐会、一场献给年轻人和内心年轻的儿童音乐会、一场以奖学金获得者为特色的门格斯奖学金音乐会,以及在当地住宅社区和历史遗迹的多次公开露面。 管弦乐队在 9月至 6 月的周三晚上进行排练。 乐团有五十多名音乐家,由指挥家兼音乐总监杰克·摩尔指挥。

指挥杰克·摩尔(Jack Moore)是他担任安布勒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第 26 个乐季。 他还是费城管弦乐团和旧约克路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他与这些组织保持着非常活跃的日程安排,并与费城地区和欧洲的其他管弦乐团一起客串演出。 杰克·摩尔已退休,担任天普大学公共广播网络 WRTI 的项目总监和古典音乐播音员。 我们很高兴能与杰克建立联系,并希望在未来的许多年里让他继续担任我们的导演和指挥! 杰克已婚,有两个孩子,住在美浓车站。
   
         
   
  指挥家杰克·摩尔(Jack Moore)      
  杰克·摩尔(Jack Moore)是WRTI最著名的经典主持人之一,在播出了21年之后,他将于9月21日退出WRTI的广播。他将离开电台,寻求其他机会,继续在WRTI之外的活跃音乐生活,担任三个地方乐团的指挥、表演者和教育家。
杰克摩尔图书馆
杰克·摩尔在WRTI的音乐库
总经理比尔·约翰逊说:“简单地说,杰克是一位非凡的天才、人物和古典音乐的管家。”。“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一名主持人,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作为电台的古典音乐总监,为听众服务了几十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杰克于1997年加入WRTI,担任古典主持人;2002年,他成为电台的古典音乐总监。他是一名就读于罗文大学的音乐专业学生,1972年在费城、新泽西州和纽约州北部的电台开始了他的广播生涯,包括在费城前古典音乐电台WFLN工作了九年。他的职业生涯涵盖了广播的各个方面,包括广播主持、节目、销售和管理。
作为WRTI上的古典音乐策展人,杰克对音乐发现和享受的影响是深远的。数百万听众都是他作为广播员和艺术家的知识和经验的特权受益者。他引导他们踏上新音乐之旅,同时始终以有史以来最出色的表演和表演者为他们提供支持。他激发了新一代的古典音乐听众和爱好者。
     
  Jack Moore, one of WRTI's most well-known classical hosts, is signing off from the WRTI airwaves on September 21st after over 21 years on the air. He's leaving the station to pursue other opportunities and continue his active musical life outside of WRTI—as a conductor of three local orchestras, a performer, and educator.

JackmooreLibrary.jpg
Jack Moore in the music library at WRTI
"Simply put, Jack is an extraordinary talent, person, and steward of classical music," says General Manager Bill Johnson. "While everyone knows him as a host, they may not realize the tremendous impact he has had as the station’s classical music director, serving listeners for decades."

Jack joined WRTI in 1997 as a classical host; in 2002 he became the station's classical music director. A music major who studied at Rowan University, he began his radio career in 1972 working at stations in Philadelphia, New Jersey, and upstate New York, including nine years at Philadelphia’s former classical music station WFLN. His career has covered every aspect of radio including on-air hosting, programming, sales and management.

As curator of the classical music heard on WRTI all day long, Jack's impact on music discovery and enjoyment has been profound. Millions of listeners have been privileged beneficiaries of hi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s a broadcaster and artist. He has guided them on journeys leading to new music while always keeping them grounded with the greatest performances and performers of all time. He has sparked new generations of classical music listeners and lovers.
     
 
     
       
  田元现在的恩师爱德华,施密德 Eduard Schmieder(1948~)      
 

爱德华·施密德生于俄罗斯,并在俄罗斯接受教育,他被誉为“20世纪末杰出的音乐家”。他能够与听众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使他成为少数几位兼精英演奏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的音乐家。作为一名艺术家和教育家,施密德将美洲和欧洲艺术和伟大的传统相结合,从进行创新。

  作为一名小提琴家、指挥家以及室内乐音乐家施密德曾经在巴黎音乐城音乐厅、耶路撒冷的皇冠音乐厅(Crown Hall)、圣彼得堡的爱乐音乐厅(Philharmonic Hall)、阿姆斯特丹音乐厅(Concertgebouw)、里加的瓦格纳音乐厅(Wager Hall)等世界著名音乐厅登台演出。与他合作的音乐家有伊达·亨德尔(Ida Haendel)、布鲁克斯·史密斯(Brooks Smith)、纳撒尼尔·罗森(Nathaniel Rosen)、乔恩·木村帕克(Jon Kimura-Parker)、埃里克·弗里德曼(Erik Friedman)、Tsuyoshi Tsutsumi、罗恩·伦纳德(Ron Leonard)、玛丽亚·克雷格尔(Maria Kliegel)、阿塔尔·阿拉德(Atar Arad)、约翰·佩里(John Perry)、戴姆·戴安娜·安德森(Dame Diana Andersen)、傅聪等。

  他是威尼斯国际小提琴学院(Venice International Violin Institute)以及莫斯科三重奏演奏小组(Moscow Trio)的发起人及音乐总监。在达拉斯,他成立了帕尔皮蒂室内乐团(I PALPITI Chamber Orchestra)。现在,该乐团已经成为世界著名乐团,在荷兰和加利福尼亚的贝弗利山(Beverly Hills)长期演出。在著名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Concertgebouw),洛杉矶沃特·迪士尼音乐厅(Walt Disney Concert Hall)、东京日经堂(Nikkei Hall)进行的商业演出以及欧洲巡演和亚洲巡演中,乐团的表演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2005年,乐团受邀在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行“莫扎特音乐季的首场演出。帕尔皮蒂室内乐团已发行了23张CD。

  作为当代最受尊敬的小提琴老师,爱德华·施密德目前在位于达拉斯的南卫理公会大学麦道斯艺术学院(Meadows School of the Arts)担任小提琴和室内音乐教研主任。他还作为指挥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登台演出。此外,他还指导一个由世界各地小提琴天才组成的学习班。在到麦道斯艺术学院执教之前,他担任南加州大学的小提琴教授,其前任为雅沙·海飞兹(Jascha Heifetz)。施密德教授的学生在国际著名比赛中频繁获奖,并作为独奏家和室内音乐家进行演出,还成为一些欧洲、亚洲和美国乐团的主要成员。施密德教授现任费城的天普大学博伊尔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和学院音乐总监。

     
 
     
       
         
   
  俄罗斯著名音乐大师维克多·特列季亚科夫(Viktor Tretyiakov)在德国米滕瓦尔德的音乐节上给田元上大师课的情景 。特列季亚科夫在1966年的第三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上获得了小提琴冠军的荣誉,

特列季亚科夫后来曾多次担任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的评委会主席。他是柴可夫斯基协奏曲的权威诠释者。田元接受了他的指导以后,演奏柴可夫斯基协奏曲就具备了十足的信心。(摄于2017年德国卡温德尔音乐节)

     
       
  田元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门前 (摄于2017年,NYO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期间)      
 
     
  延申阅读      
 

田元(Tian Yuan)在米滕瓦尔德圣彼得保罗大教堂演奏老柴

     
  伟大的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未得原作者编者授权严禁转载www.mt77.com任何内容      
                   
                     
 
 
 
 
                   
                     
 

站长

13051246559 1197843751

          copyright © 2003-2005 xi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  黑icp备050097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