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页 纪念 古典 浪漫 现代 热点 教育 读书 图片 收藏 滚动 文化 人物 比赛                    
                   
                      莫扎特之旅-文化交流-音乐历史上的今天                    
                     
 
 
                   
                     

                   
                     
 
 

 
 

                                    田润德 编译 文/图 2020-07-06  20:36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 1937—)      
         
 

阿什肯纳齐演奏 拉赫玛尼诺夫 《柯莱里主题变奏曲》Op.42

     
  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科雷利变异拉弗利亚·弗拉迪米尔·阿什肯纳齐      
  Sergei Rachmaninoff Corelli Variations La Folia
 Vladimir Ashkenazy
     
 
     
  音乐历史上的今天

1937年7月6日,钢琴家兼指挥家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在高尔基出生。他26岁时逃离俄国。“我清楚认识到我的精神再也不属于苏联;我信仰自由意志。”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Davidovich Ashkenazy), 1937年7月6日出生于苏联高尔基[现俄罗斯诺夫哥罗德],俄罗斯出生的冰岛钢琴家和指挥家。他的钢琴曲目包括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和拉赫曼尼诺夫的作品。
阿什肯纳齐的父母都是职业钢琴家。6岁开始学习钢琴,阿什肯纳齐在莫斯科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了10年,并于1955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56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比赛中,他获得金牌,成为国际名人。1962年,他还在第二届柴可夫斯基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963年,他移民到西方,1972年获得冰岛国籍。
20世纪70年代中期,阿什肯纳齐成为一名活跃的指挥家。他以与管弦乐队和观众交流的能力而闻名。从1987年到1994年,他是皇家爱乐乐团(在伦敦)的音乐总监,1989年,他被任命为柏林广播交响乐团(1994年更名为德国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 阿什肯纳齐后来担任捷克爱乐乐团(1998-2003)和悉尼交响乐团(2009-13)的首席指挥。2020年,他宣布将不再公开表演。

今日视频:1、阿什肯纳齐演奏拉赫玛尼诺夫 《柯莱里主题变奏曲》Op.42;2、【纪录片】莫扎特之旅 第1集,莫扎特的第12号钢琴协奏曲(KV 414);3、纪录片《阿什肯纳齐观察》。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 在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去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并列第一名,并列者是英国选手约翰·奥格顿。      
  阿什肯纳齐受辱      
  历史的公正性要求人们承认:从正式礼仪和国家首脑的重视程度来看,“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是最隆重的一次比赛。苏联公众社会(多大的一个术语啊!)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了这次活动,前不久刚刚入党的,但绝不是由于党内职务才担任柴可夫斯基大赛“主席”的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竞一连三次致欢迎词(即分别在开幕式、闭幕式和在克里姆林宫举办的庆功会上发言)。尊贵的客人——比利时女王陛下伊丽莎白的光临,为这些隆重的仪式增添了高贵的色彩。整个仪式都使人们感到无比隆重和不可思议。人们为新的获奖者们高唱颂歌,并以最崇高的表达方式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纷纷向他们致临别赠言。新的获奖者们已经接到邀请,他们将在苏联境内和许多国家进行巡回演出。国家元首对此次活动的参与,似乎预示着辉煌的成功和“一切愿望都得到了满足”.
 然而,人们后来才明白,“神话并非现实”,尽管全国人民都在继续高唱着先辈们所喜爱的歌:“之所以我们降临人世,为了使神话变成现实……”。一等奖获得者,最好的年轻音乐家们,不仅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奖赏,反而在一种巨大的秘密阻力下,由于某种不明的原因,这些“崇高的杰出人物”却娈成了秘密体制、非法限制和掩入耳目的“铁幕”的“牺牲品”......
 “您不知道,我在柴可夫斯基去国际音乐大赛上获胜以后,即在1963年,变成了什么样子?”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纳·莎霍夫斯卡娅向我讲述了她的遭遇。“只允许我举办两次音乐会,其中一场在莫斯科,另一场在柏林,以后再也不允许我举办独奏音乐会!”
 当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被推荐列宁奖金获得者候选人并于1964年获得了这一奖励的时候,他的得意门生却遭如此冷遇,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在祖国,不公正的命运还落到了柴可夫斯基大赛的另一位辉煌胜利者的头上,他就是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他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列夫·奥博林钢琴班毕业)。1955年,他在最著名的华沙国际钢琴大赛上获得二等奖;1956年在布鲁塞尔大赛上获得一等奖。早在柴可夫斯基大赛之前,他已经享有“非凡的钢琴家”和“一流钢琴明星”等称号0。1962年,他在莫斯科大赛上的演奏,展示出无可挑剔的大师风范,再次体现出他那刚毅的和独一无二的音乐演绎才华和完善的超凡演绎技艺。然而,在柴可夫斯基大赛刚刚结束不久,由于自己的家庭情况,阿什肯纳齐不得不离开莫斯科,并前往英国定居。众所周知,沃洛佳已经与一位爱尔兰姑娘索菲娅·特留格瓦松结婚,她也是一位钢琴家,她曾参加1958年“第一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家音乐大赛”,他们在莫斯科举行了婚礼,后来生了一个孩子,并且第二个孩子也即将降临人世……但索菲娅不想在苏联定居,她执意要把第二个孩子和后来的几个孩子(她一共生了四个孩子!)都生在自己的祖国。当时,沃洛佳已经毫无选择。他不能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于是,阿什肯纳吉难免成为祖国的“叛逆”和卑鄙的移民。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一定记得,当时在苏联,对这种人是禁止议论,禁止报道,甚至禁止回忆的。
 早在60年代初,正值赫鲁晓夫领导下的“解冻”期,我国却失去了第一位著名的和优秀的钢琴家阿什肯纳齐,而他却在西方打开了辉煌的创作之路。 20世纪90年代,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阿什肯纳齐的确成为一颗一流明星。
 让我们再回到60年代,并尽力想象一下,编辑出版“第二届柴可夫斯基音乐大赛”一书的编辑和记者当时的处境吧。处于这种困境的有著名的音乐学家、柴可夫斯基大赛新闻发布中心主任亚历山大·维克多罗维奇·梅德韦杰夫,当所有的获奖者还“在莫斯科”时,他就开始了该书的资料搜集和编辑工作,因此,关于每一位“金奖”得主的文章,早已有人撰写。我的任务是写一篇关于约翰·奥格顿的报道文章,我凭着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大赛的鲜活印象,很快就写出了这篇预定的文章。但我们很快就得到通知,禁止撰写关于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吉的文章!新闻检查机关毫不留情面!怎么办?亚历山大·维克多罗维奇决定:取消一切关于报道大赛获奖者的文章。既然不许报道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吉,那也不能报道英国钢琴家约翰·奥格顿(即我写的那篇文章也得泡汤),这当然令人遗憾。但今后怎么办呢?只能写关于分析和思考性文章,至于钢琴演奏方面的文章,只能写关于吉列尔斯、涅高兹、弗莱尔那样的演奏泰斗的文章,但必须遵循简略原则去写......
 1966年,在“第三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开幕前夕,莫斯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内容丰富的《柴可夫斯基大赛……》画册,这是一本关于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音乐演奏家的文章和文件集锦(担任主编的是亚历山大·维克多罗维奇·梅德韦杰夫)。该书的原貌被“丑化”,历史画面被歪曲,所有的作者都做出一种姿态,似乎根本不知道钢琴家阿什肯纳齐参加柴可夫斯基大赛这件事,如果说他参加过大赛,那也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我们只能在本书的最后一页,即“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获奖者一览表”中,看到下面两行字:“一等奖获得者—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苏联);一等奖获得者—约翰·奥格顿(英国)......”
 1989年11月,在国外生活了26年(!)之后,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与英国皇家交响乐团一起,来苏联进行巡回演出。他是以一位指挥家和独奏钢琴家的身份回来的,天啊!这人为的离别和不可弥补的损失,是多么让人伤心,又是多么惭愧。尽管我们对这位俄罗斯绅士和神奇的音乐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给他献上万束鲜花,但这一切,部未必能抚平我们不安的负罪心理……
 然而,应该彻底恢复对阿什肯纳齐的公正待遇,我那篇关于阿什肯纳吉在柴可夫斯基大赛上的“同事们”的文章,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它应该得以公开发表,因为这是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它记录着20世纪60年代的音乐理论构想和音乐演奏构想。但我还是希望,我最尊敬的读者,你能跨越这一历史距离,并能读完这篇文章,(下文为《谈约翰·奥格顿等人》是介绍和阿什肯纳齐并列第一的英国选手约翰·奥格顿的)。(文章来源——十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去国际音乐大赛剪影,作者(俄)塔·格鲁姆-格日迈洛)  
     
   
  柴可夫斯基去国际音乐比赛后,阿什肯纳齐和赫鲁晓夫等人在亲切交谈。      
   Ashkenazi, Khrushchev and others are chatting amiably after Tchaikovsky goes to an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Today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Pianist and conductor Vladimir Ashkenazy was born in Gorky on July 6, 1937.He fled Russia at the age of 26."It became clear to me that my spirit no longer belonged to the Soviet Union;I believe in free will."
Vladimir Ashkenazy, in full Vladimir Davidovich Ashkenazy, (born July 6, 1937, Gorky, Russia, U.S.S.R. [now Nizhny Novgorod, Russia]), Russian-born Icelandic pianist and conductor whose extensive piano repertoire included works by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udwig van Beethoven, Frédéric Chopin, Franz Liszt, and Sergey Rachmaninoff.
Both of Ashkenazy’s parents were professional pianists. Beginning piano lessons at age six, Ashkenazy studied for 10 years at the Moscow Central School of Music and entered the Moscow Conservatory in 1955. He attained international prominence when he won the gold medal at the Queen Elisabeth of Belgium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Brussels in 1956; he also shared first prize at the second Tchaikovsky Competition in 1962. In 1963 he emigrated to the West, assuming Icelandic citizenship in 1972.
In the mid-1970s Ashkenazy became active as a conductor. He was noted for hi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both orchestra and audience. From 1987 to 1994 he was music director of 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in London), and in 1989 he was named music director of the 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renamed as German Symphony Orchestra in 1994). Ashkenazy later served as chief conductor of the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98–2003) and of the Sydney Symphony Orchestra (2009–13). In 2020 it was announced that he would no longer perform in public.

Video of the day: 1. Ashkenazi plays Rachmaninoff's Variations on the Corelli Theme op. 42; 2.2. [Documentary] Journey of Mozart: Episode 1;3. Ashkenazi Observations.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和夫人      
  1973年2月洛林·马泽尔特约指挥巴托克二人组,Op 10
斯克里亚宾: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的交响乐
在音乐会之前坐在他的妻子索伦·约翰斯多蒂尔在更衣室
     
  Vladimir Ashkenazy guest soloist, piano, LA Philharmonic February 1973 Lorin Maazel guest conductor Bartok Deux Images, Op 10
Scriabin: Piano concerto
Tchaikovsky: Manfred Symphony
Before concert sitting next to his wife Þórunn Jóhannsdóttir, in dressing room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唱片封面      
  Vladimir Ashkenazy album cover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在指挥中      
  Vladimir Ashkenazy was in command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在指挥中      
  Vladimir Ashkenazy was in command      
 
     
         
   【纪录片】莫扎特之旅 第1集:伦敦 Mozart on Tour - Episode 1: London      
  莫扎特之旅纪录片共13集,记载了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一生中穿越欧洲的旅程。第一集涵盖了莫扎特童年时期访问英国首都伦敦(1764-1765年)的记事,在那儿他接触到了皇家宫廷,并遇到了当时最重要的一些音乐家。德国的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的大儿子)和卡尔·弗里德里希·阿贝尔(托马斯坎托的杰出学生之一)在意大利音乐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影响了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在这一集中,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在莫扎特的第12号钢琴协奏曲(KV 414)中担任独奏和指挥。他在伦敦汉普顿宫(Hampton Court Palace)指挥皇家爱乐乐团。      
  The 13-part Mozart on Tour series chronicles the journey of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across Europe. This episode covers one of Mozart's childhood visit to the British capital (1764-1765), where he and his family were idolized by the royal court and encountered some of the foremost musicians of that time. German Johann Christian Bach (the son of the great Johann Sebastian) and Karl Friedrich Abel (one of the Thomaskantor's prize pupils) had spent significant phases of their musical development in Italy and consequently influenced Mozart’s style. In this episode, Vladimir Ashkenazy performs as a soloist and conductor in Mozart’s Piano Concerto No. 12, KV 414. He is accompanied by 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t the Hampton Court Palace, London.      
 
     
     
  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金色篇章 Tchaikovsky Competition. Golden pages【2011】【俄罗斯】弗拉基米尔·阿什纳齐(苏联),1962年钢琴比赛第一名获得者(在视频第12分钟处事阿什肯纳齐演奏老柴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珍贵视频。      
  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是最具盛名的国际音乐赛事之一,自2011年起,柴赛正式开始实施电视实况直播。
本片是2011年柴赛电视实况直播的特别节目,纪录了历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钢琴组的获奖者,包括范·克莱本、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格里戈里·索洛科夫、巴里·道格拉斯、丹尼斯·马祖耶夫的竞演录像。本片由1998年柴赛钢琴组获奖者丹尼斯·马祖耶夫主持。
     
  The Tchaikovsky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s, has been televised live since 2011.
This 2011 Tchaikovsky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piano special, which is broadcast live on TELEVISION, documents the competition's previous winners, including van Kleiben, Vladimir Ashkenazi, Grigori Sorokov, Barry Douglas and Dennis Mazuyev.The film was hosted by Denis Mazouyev, winner of the 1998 Chai Sai Piano Group.
     
 
     
         
  阿什肯纳齐观察(1987年关于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的纪录片)      
  阿什克纳齐观察(1987年关于弗拉基米尔·阿什克纳齐的纪录片)原简介:弗拉基米尔·阿什克纳齐1937年出生在高尔基。他曾住在苏联、英国、冰岛和瑞士生活过,但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是旅行的。 他异乎寻常地注重隐私,对他的职业非常自负,然而他却被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所熟知并深情地怀念着。      
 

Ashkenazy Observed (Documentary of 1987 about Vladimir Ashkenazy)
原简介:Vladimir Ashkenazy was born in Gorky, in 1937. He has lived in

Soviet Union, in England, in Iceland and in Switzerland, but he spent most

of his professional life travelling. He is unusually private and all-assuming for

his profession and yet he is known and affectionately remembered by millions

of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未得原作者编者授权严禁转载www.mt77.com任何内容      
                   
                     
 
 
 
 
                   
                     
 

站长

13051246559 1197843751

          copyright © 2003-2005 xi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  黑icp备050097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