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页 纪念 古典 浪漫 现代 热点 教育 读书 图片 收藏 滚动 文化 人物 比赛                    
                   
                      莫扎特之旅-文化交流-音乐历史上的今天                    
                     
 
 
                   
                     

                   
                     

                   
                     
 
 

                                    莫扎特之旅 编译文/图 2020-11-19  20:36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      
         
  艾拉·罗威尔和卡贾·胡恩演奏舒伯特的《圣母颂》      
  Allan《圣母颂》- F.舒伯特/钢琴和大提琴
AMAVI音乐-小提琴-纯器乐
2019年11月15日
圣母玛利亚-弗朗茨·舒伯特
大提琴-艾拉·罗威尔
钢琴- 卡贾·胡恩
卡米拉-克里斯·皮奥特维奇
特别感谢科隆艺术家站圣彼得

"AVE MARIA" - F. Schubert / Piano & Cello
AMAVI MUSIC - ViolinCelloPiano - Pure Instrumental
2019年11月15日
Ave Maria - Franz Schubert
Cello - Ella Rohwer
Piano - Katja Huhn
Kamera - Chris Piotrowicz
Special Thanks to Kunststation St. Peter Cologne”
 
     
 
     
  音乐历史上的今天

1828年11月19日,下午3点,在32岁生日的六个星期前,“舒伯特怔怔地盯着医生的眼睛,用颤抖的双手扶住墙壁,缓慢地严肃地说道:‘这儿,这儿就是我的终点!’”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去世。

阿兰·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奥地利作曲家。
1808年,进入维也纳宫廷乐团寄宿学校学习。1810年,《G大调狂想曲》(D.1)问世,这是他第一首标有明确日期的作品。1811年,创作了其第一首艺术歌曲《哈加的悲歌》。1813年,创作了《D大调第一交响曲》。1814年,为了免服军役,在其父亲的小学里担任校长助理,以获得微薄的薪金维持生活。1815年,舒伯特的作曲技巧已臻成熟,于该年创作了145首歌曲,并创作了《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D大调第三交响曲》《g小调第九弦乐四重奏》等作品。1818年,辞去教师职务,全力从事音乐创作,开始了“自由艺术家”的生涯。1822年,创作《b小调第八交响曲》。1828年3月26日,举办了其生前仅有的一次正式音乐会;同年11月19日,舒伯特病逝,终年31岁 。
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他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又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音乐遗产,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9部交响曲、10余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作品
1797年1月31日,弗朗茨·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 ;舒伯特的祖父是农民、手工业者,其父亲泰奥多尔·弗洛林为里赫里塔尔一所学校的校长,忠于职守,敬仰权贵,是一个爱好音乐又有市民保守观念的虔诚教徒 。
1801年,随同家人搬至位于“天堂门”的支柱巷。1804年,由于可能会被接收为宫廷乐童,而在安东尼奥·萨列里处进行资格考试 。

今日视频:
1、艾拉·罗威尔和卡贾·胡恩演奏舒伯特的《圣母颂》;2、丹尼尔·沙夫兰演奏舒伯特的《圣母颂》。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 )      
  弗朗茨·舒伯特人物经历      
  1808年,11岁的舒伯特进入维也纳宫廷乐团寄宿学校学习,当帝国圣堂唱诗班的童声歌手;不久,被选入学校的小管弦乐队担任第二小提琴手,接着提升为第一小提琴手,在乐队期间得以接触到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作曲家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等人的作品 。
 1810年,《G大调狂想曲》问世,这是舒伯特第一首标有明确日期的作品 。1811年,创作了其第一首艺术歌曲《哈加的悲歌》;同年,在文策尔·鲁齐卡处学习通奏低音,尝试交响曲和舞台剧的作曲 。
 1812年,舒伯特的母亲去世;同年开始在萨列里处学习对位法;同年,进入变声期,失去了乐童的职位。1813年,《D大调第一交响曲》(D.82)创作完成;同年,离开寄宿学校,开始在圣安娜中学的师范学校学习预备生课程 。
 1814年,参加普通中学的毕业考试;同年,为免服军役,在其父亲位于支柱巷的中学担任教学助手,给低年级学生上课,以获;同年,在里赫田塔尔的教区礼拜堂第一次演出《F大调弥撒曲》(D.105) ;同年,创作了艺术歌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D.118)。
 17岁的舒伯特像,据说由朔贝尔创作于1814
 1815年,18岁的舒伯特在该年创作了145首艺术歌曲,其中包括《魔王》(D.328)、《野玫瑰》(D.257)等作品,标志着他的作曲技巧已经成熟;10月15日,舒伯特仅在一天就写出了8首歌曲;同年,创作了《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D大调第三交响曲》 。
 1816年,申请卢布尔雅那音乐学校的校长职位,没有被接受;在此期间,舒伯特处于理想与现实、生活与艺术的矛盾痛苦中,他违背父亲的意愿,毅然辞掉小学教师的工作,为此父亲同他脱离关系达数年之久,经朋友们的调解于1823年父子才重归于好 ;同年,创作完成了《c小调第四交响曲(“悲剧”)》,并结束了在萨列里处的学习。
 1817年,结识歌唱演员约翰·米夏埃尔·福格尔;同年,成为“胡闹协会”成员 [1] 。1818年,他辞去教师职务,全力从事音乐创作,开始了“自由艺术家”的生涯;此后,舒伯特就靠卖作品获得的微薄稿酬、巡回演出及一些朋友的接济而生活 。
 1819年,与福格尔一起前往施泰尔、林茨和克雷姆斯明斯特。1820年,创作《复活节康塔塔》(D.689)、《四重奏乐章》(D.703)等作品 。
 1822年,维也纳《时尚报》第一次详细报道了舒伯特的歌曲;同年,创作了歌剧《阿尔方索与埃斯特雷拉》(D.732)、《降A大调弥撒曲》(D.678)、《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D.759),以及《流浪者狂想曲》(D.760) 。
 1823年,成为格拉茨和林茨音乐协会的荣誉会员;同年,创作《阴谋者》(D.787)、《费拉布拉斯》(D.796)、《美丽的磨坊女》(D.795)
 1824年,出版《美丽的磨坊女》;同年,创作了《八重奏》(D.803)、《弦乐五重奏》(D.804)以及《大二重奏》(D.812)。
 1825年,作为替补入选音乐之友协会的代表团;同年,开始创作《C大调第九交响曲》,并完成钢琴奏鸣曲(D.845和D.850);夏天,旅行前往施泰尔、林茨、克雷姆斯明斯特、格蒙登、萨尔茨堡和加斯泰因 。
 1826年,申请维也纳宫廷乐队指挥一职未果;同年,将《第九交响曲》交付音乐之友协会;同年,创作了《G大调弦乐五重奏》(D.887)和《钢琴奏鸣曲》(D.894) 。
 1827年,当选音乐之友协会代表团成员;同年,《八重奏》(D.803)和《B大调钢琴三重奏》(D.898)第一次由伊格纳茨·舒潘齐格演出 。
 1828年3月26日,在纪念贝多芬逝世一周年之际,朋友们筹款在维也纳为舒伯特举办了其生前仅有的一次正式音乐会,由他本人给福格尔亲自伴奏演唱了几首艺术歌曲,其他曲目还有《G大调弦乐四重奏》《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以及几首合唱作品;11月19日,舒伯特病逝,终年31岁,按照其生前的意愿,与贝多芬同葬于一地。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 )的灵感经常飞速关顾,一旦来了灵感就马上需要写出来,如果身边没有纸笔他就写到自己衣服袖子上。总之他是一个音乐的精灵。莫扎特活到35岁算是夭折,那么舒伯特活到32岁算不算夭折呢?      
         
       
  舒伯特的出生地——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5年11月26日,展示了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的一份手写手稿,在中国东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展览上展出。该活动于周四开幕,届时将展出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舒伯特、施特劳斯和瓦格纳等大师的手稿。[中新社杨波摄]      
  The photo taken on November 26, 2015 shows a handwritten manuscript of 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displayed at an exhibition in Nanjing, East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The event opened on Thursday features manuscripts of masters including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udwig van Beethoven, Peter Lynch Tchaikovsky, 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Johann Strauss, and Wilhelm Richard Wagner. (Photo: China News Service/ Yang Bo)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的老师萨列里,他是电影莫扎特中的莫扎特的仇敌,他说他害死了莫扎特。      
 
     
  Today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On September 19, 1911, The Swedish composer and violinist Pettersson, Allan, was born in Vesta.
Gustaf Allan Pettersson (born 19 September 1911, Uppsala, Sweden; died 20 June 1980, Stockholm) is a Swedish composer, best known for his Barfotasanger(" Barefoot Song "), a collection of 24 vocal and piano songs with his own lyrics.He also composed 16 symphonies, choral and chamber music, as well as some orchestral works.
The son of a poor blacksmith, He learned to play the violin and viola early in life.At 19, he was admitted to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Music.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he studied under Karl-Birge Blondal and later in Paris with Arthur Hunger and Rene Leibovitz.In the twenty years following his return to Sweden (1953), he composed 15 symphonies;His first symphony was composed between 1950 and 51.His first work,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was completed in 1943 and his last, concerto for violinist IDA Haider, premiered in Stockholm in 1980.Paterson was appointed to the Board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in 1970 and received the title of Professor in 1979.
Patelss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wedish composer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also an important composer of symphonies in the 20th century.Most of his orchestral works are in the form of single movement, which is large in scale and even long in length. They use complex counterpoint method, but they always maintain tonality. The musical language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Mahler and Oniger.The CPO company recorded most of his works, including complete symphonies.
Alain Patelsson's masterpiece seventeen symphonies, two violin concertos, viola Concertos, and three string concertos.
Today's videos: 1. Symphony No. 10 by Alan Paterson; 2.2. Alain Patelson's Violin Concerto No. 2, conducted by Herbert Bronstette. 
 

 
 
 
 
     
   
  艾拉·罗威尔和卡贾·胡恩演奏舒伯特的《圣母颂》      
  Allan《圣母颂》- F.舒伯特/钢琴和大提琴
AMAVI音乐-小提琴-纯器乐
2019年11月15日
圣母玛利亚-弗朗茨·舒伯特
大提琴-艾拉·罗威尔
钢琴- 卡贾·胡恩
卡米拉-克里斯·皮奥特维奇
特别感谢科隆艺术家站圣彼得
 
     
   
  赫尔伯特·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      
  "AVE MARIA" - F. Schubert / Piano & Cello
 AMAVI MUSIC - ViolinCelloPiano - Pure Instrumental
 2019年11月15日
 Ave Maria - Franz Schubert
 Cello - Ella Rohwer
 Piano - Katja Huhn
 Kamera - Chris Piotrowicz
 Special Thanks to Kunststation St. Peter Cologne”
     
 
     
       
  丹尼尔·沙夫兰(Daniil Shafran )      
  丹尼尔·沙夫兰(Daniil Shafran)于1923年出生于彼得格勒(后来的列宁格勒,当时的圣彼得堡)。即使在他出生之前,他就被音乐所包围。他的父亲和母亲出生时都是音乐专业的学生。[1]他的父亲鲍里斯·沙夫兰(Boris Shafran)继续担任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母亲弗里达·莫伊谢耶夫纳(Frida Moiseyevna)是钢琴家。他讲述了他的母亲在分娩时如何在海顿的D大调协奏曲中练习段落以准备独奏,并且不愿去医院,直到他掌握了艰难的技术通道。

Shafran最初是由他的父亲教的,他一直在乞讨课程。八岁半时,“我父亲遇见我挥舞着一把大提琴。'我给你买了一把大提琴。'他哭了。'坐下,我们就开始学习'。” 他的父亲是一位认真的音乐家和严格的老师[1],经过一年半的督导,沙夫兰已经吸收了他一生所拥有的许多价值观:勤奋而定期的练习以及追求最高目标的重要性。 [3]建立的一项关键原则是通过学习超越工作要求的游戏来克服技术障碍,而莎弗兰学会了“在练习时对自己严格地严格”。

当他十岁[1](其他消息说是八)时,他的父亲带他去了亚历山大·施特里默(Alexander Shtrimer,1888-1961年),当时是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教授。最初是在Shtrimer也在音乐学院儿童特殊音乐学校任教,然后在音乐学院本身,Shafran是被选为参加比赛的十个有才能的孩子之一。[3]沙夫兰(Shafran)在Shtrimer呆了十多年(直到二十多岁)。尽管他的父亲对自己的进步更感兴趣,而不是“在教学伦理方面是正确的”,[1]但他没有再聘请其他老师,他说:“我自己的经历以及与音乐家同事的交往都是'第二老师对我”。

沙夫兰(Shafran)的第一次公开表演是在10岁那年的一个音乐学院音乐会上,在那里他演奏了大卫·波普(David Popper)的两项技术要求很高的作品:“旋转歌曲”和“埃尔芬丹兹”。一年后,他在管弦乐队中首次亮相,那时他11岁,与来访的英国指挥家阿尔伯特·科茨(Albert Coates)一起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式变奏曲》。

莎弗兰14岁那年参加了1937年苏联针对小提琴手和大提琴手的全联盟比赛,比赛对象是来自苏联各个州的年轻音乐家。尽管严格来说他未达到参赛年龄限制,但他还是被允许以非官方参赛者的身份进入比赛并获得一等奖。他的年龄,“花丝般的技艺和诗意的外表引起了轰动” ,而莎弗兰则举世闻名。作为奖项的一部分,沙夫兰还获得了宏伟的Antonio Amati大提琴奖。

列宁格勒的音乐活动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影响。在俄罗斯的许多其他活动中,全联盟比赛被暂停了7年。直到1945年,当俄罗斯的战争结束时,它才再次举行,这次的赢家是年轻的Mstislav Rostropovich。到1949年,“ Shafran作为该国领先的年轻大提琴家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受到Rostropovich(四年级的挑战)的挑战。” [4] Shafran和Rostropovich都参加了1949年布达佩斯民主青年节的比赛,并列冠军。比赛的评审委员戴维·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写道:“大提琴家都是大提琴音色的大师。他们轻巧的演奏技巧和优雅的演奏技巧应引起许多小提琴家的嫉妒。”

第二年,谢夫兰和罗斯罗波托维奇在布拉格的Wihan大赛中再次相遇,这是纪念波希米亚大提琴家Hanus Wihan(1850-1920)一百周年的活动,他本人是Karl Davydov的学生。沙夫兰在最后一轮表演了《洛可可变奏曲》(据他本人承认,他没有成功打过球),但沙夫兰和罗斯特罗波托维奇再次成为联合获奖者。
沙夫兰(Shafran)于1950年从音乐学院毕业时,他现在已经27岁,而Rostropovich 23岁。近十年来,他们以两位杰出的俄罗斯年轻大提琴手脱颖而出。 “两人都已经达到了非凡的艺术水平,但他们的气质却截然不同。沙夫兰对细节的关注使他以微型形式脱颖而出:他富有诗意的感性和可动用的出色色调使他适合浪漫和印象派曲目”。他们的气质使他们朝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前进。
     
       
  丹尼尔·沙夫兰和他的妻子斯维特拉娜。      
  Daniil Shafran with his wife Svetlana.      
 
     
         
 

丹尼尔.沙弗兰-舒伯特:圣母颂 Daniil Shafran-Schubert:Ave Maria

     
  Schubert: Ave Maria
Daniil Shafran, cello; Anton Ginzburg, piano

 
     
 
 
 
     
  未得原作者编者授权严禁转载www.mt77.com指挥何内容      
                   
                     
 
 
 
 
                   
                     
 

站长

13051246559 1197843751

          copyright © 2003-2005 xi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  黑icp备050097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