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页 纪念 古典 浪漫 现代 热点 教育 读书 图片 收藏 滚动 文化 人物 比赛                    
 
 
 
 
莫扎特之旅 古典之旅 浪漫之旅 文化交流 斗转星移 音乐比赛 我的小提琴 我的收藏 我爱读书 电子杂志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莫扎特之旅-文化艺术-音乐笔记  
 

关于音乐大师斯特恩的音乐笔记

田润德

  200177

门户网站

搜狐 新闻
 

 

 今天(200177日)央视八套佳艺五线间播出了俄籍美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的故事的短片,表现了一个很有特点的人物,他幼时即勤学,而天赋极好,精力超人,天赋的表现可从他演奏时独特的音色中感受到, 佳艺五线间多是国外录制的节目,看起来就好看多了。斯氏的唱片很多,你随意从不同时代不同曲目中的密度较大的揉音、很具粘着力的运弓中马上就能听出他的音色,精力超人的表现之一是他积累的曲目之广、涉及的作曲家之多是罕见的,其二是他一生曾有三任妻子并多子多女,而且都能处理得井然有序,并不使自己的艺术道路的发展方向受到任何影响,(至少这个专题片没有表现这方面出了什么问题)足以说明其平衡能力过人之处,除了按排繁忙的演出日程,他还有很多的精力来关心别人,如关心卡内基音乐厅的保护使其免遭拆除、仅这一项就可以让他名垂青史了,这座坐落于纽约市中心的音乐厅在音乐人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音乐厅,这稍有一点素养的都知道,卡内基!卡内基!它可以说成是音乐家的圣地一样。登上了卡耐基音乐厅的舞台也就是成功的开始,一个伟大的成功者的天梯,竟然有人要将它给拆除掉,就象我们的很多城市规划中黄金地带的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房子,它不比什么高楼大厦,但它曾是 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难怪小泽征尔当年不辞辛苦一定要找到自己在奉天(沈阳)出生的房子。我的原单位黑龙江省商业厅,老楼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十四道街的街口处,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它是美国国际保险公司,这个建筑年久失修,若不是保护建筑,早就横遭涂炭,但是就是这样的保护建筑,谁来投资维护?国家没有钱,就得靠企业靠单位自己来保护了,企业又有谁懂得城市建筑的文化价值所在呢?看看这个楼的整体,现在已是满目疮痍了,门脸和临中央大街的一面还好,但是后楼由于另外一个楼基建的缘故,已经把它搞的楼体下沉了。另一处是在新单位的街口,也就是经纬五道街的街口的一个建筑,就是犹太会堂,解放后这里曾改造为公安局俱乐部, 自从reform and open的初期这里改建成娱乐城——东方娱乐城以后, 这里整日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的靡靡之音淹没了宗教圣地的虔诚的唱诗班的合唱的历史回音!上溯80年这里叫中国大街,是哈尔滨最繁华之所在, 犹太会堂是哈尔滨的犹太人最大的教堂,现在它已经封闭多时年久失修的一座断壁残垣?据说哈尔滨市政府一直要修缮,这也是曾经在哈尔滨找到过安身立命之所的并在这个教堂受益过的犹太人,特别迫切的愿望,据说犹太人聚居之地的以色列人中就有很多人 要前来瞻仰这个建筑,将来还要重修,我听了这个消息,也是非常的高兴,但愿有这么一天,人们对文化建筑都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在斯特恩奔走斡旋下,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终于被保护了下来,暂时的商业利益服从了历史价值,这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有文化的国度中,换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度和一些没有文化的人, 还指不定是啥奶奶样呢!

  斯特恩热衷于与其他艺术家合作建立室内乐团、他支持年轻人的事业,象帕尔曼、林昭亮、马友友等人都受过他的提携,并通过和他的合作而增加了知名度 。

  斯特恩还热衷于教授青年小提琴家琴艺,特别是他还对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产生过极好的影响,这一点上可以从一部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深深体会 ,1979年的斯特恩访华,为长期处在封闭重点中国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音乐世界的窗户,为中国发现和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这样的一个 世界级的音乐大师,给中央音乐学院的附中的一个小女孩上课,竟然如此的认真,他是一个真正的授业解惑大师,此时此刻的中国人多么的需要这样的老师,别说是一个学生就连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都被江青个 当四旧扫地出门了,大多家败人亡妻离子散了,当时给斯特恩协奏的乐队中央乐团的首席杨秉荪,还有指挥李大爷(李德伦)都轮流给斯特恩当翻译,在当时如此封闭的、中国还有这样的人才真令人惊诧不已,就是这样的人才不也刚刚从牛棚中出来吗?杨秉荪刚刚拉过的梁祝不也是连滚带爬的吗?这又能怪谁呢?要不是江青他们搞的那一套,将这些艺术专家都关进了牛棚,杨秉荪怎么能让手苯的象牛一样呢?过去有一句话说的好,是龙成不了虫,是虫成不了龙!杨秉荪和钢琴家刘诗昆等人一样,都是受尽了凌辱,还是想坚持拉琴,一个崇洋媚外的黑干将还想拉琴?不让拉琴也要练琴,杨秉荪还是坚持用徒手练琴,刘诗昆在厕所的窗台上练琴,这在看《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时,我是眼泪几次欲滴又止,心中哽咽又缓,总之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感情充斥于胸。由于特殊的原因我和杨秉荪老师有过一段非常友好的交往,他爱才如子的感情始终感动着我,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以至于他后了随妻女去了美国休斯顿,我们的联系就此中断,但是一看到这部记录片,杨老师的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时刻勾起我不尽和追忆。我是几看不成,都是 眼泪将我的视线模糊了,但还得从头看,最后我终于弄明白了,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很多的专家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和无尽的羞辱,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斗争扩大化,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个机会,打击 报复曾经有作为人,仅上海音乐学院就有十个不堪羞辱的教授自杀身亡。再想想那个爱国的叛国者马思聪……凡是从文化大革命过来的,每一个热爱古典音乐的人,看到这部片子都会和我有同感的。

        斯特恩曾多次来中国演出和讲学,记得80年代初演过一部 美国文化交流纪录片,介绍的是外国音乐家来华演出的盛况,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斯特恩演奏贝多芬春天奏鸣曲的情景 ,在我79年上大学师从薛澄潜学小提琴的时候, 同学们大拉协奏曲的时候,我就选择了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让薛老师给我指导,当时薛老师很惊讶,为什么要拉这首曲子?我也说不清,只是特别的喜欢,在演奏上我有一个特点,我喜欢拉听过的东西,没有印象的东西 很少勾起我的兴趣,当拉起我曾经听 ,过看过学过的东西特别的有兴趣,这和我这个人缺乏创新有关,可能正是我这样性格的人才适合搞古典音乐,我觉得古典音乐虽然不是古板,也提倡创造和创新, 如阿卡尔多的巴赫,必须先有规范而后才创新,就是遵循德国古典音乐的传统,而非浪漫主义音乐所提倡的漫无边际的抒情,个性无限度的扩张。奏鸣曲在当时很不被人重视,因为大家都争先恐后的 炫技乐曲,什么难就拉什么,什么老柴、拉罗、帕格尼尼、甚至有的还拉西贝柳斯等等。当我认识了巴赫奏鸣曲的重要性以后,我就感觉它们特别的有室内乐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协奏曲所没有的,更重要的 年轻时都喜欢个性化的贝多芬,而贝多芬的奏鸣曲中除了克罗采以外,这首就是最著名的了。更重要的是先入为主,他是中国reform and open打开窗户后第一个进来的一个文化大使,它给我的印象极深。 在《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斯特恩同样用这首《春天》做了一个精彩的收尾。他那演奏风格当时令我震惊,今天想来仍然让我兴奋不已。因为传统的演奏风格都是我们所说的学院派的,都是一板一眼的拉法,可是从这部片子看到 斯特恩的演奏中恰恰相反,绝不是中规中矩那种,原来古典音乐可以这样拉呀?给人感觉非常震撼;二是看到了一个风格迥异的、不同凡响的大师的形象,他高大健壮的身材,憨厚朴实的外表,拉起琴来好似横刀立马、气贯长虹的将军一般。其人其事足以让我拜倒在他的脚下,死心塌地地向他学一辈子。

              200177

新浪 微薄
网易 邮箱
腾讯 空间

热线网站
政府 人民
凤凰 文化
新华 淘宝
高清 央视
搜索酷站
百度 谷歌
搜狗 必应
美国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大全
美国中文网
金山词霸
小提琴比赛链接
勋菲尔德弦乐比赛
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
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赛
梅纽因小提琴比赛
 
 
 
 
 
 
              -->>走近莫扎特之旅,感受艺术人生,增添生活新亮点,给你最大的艺术享受!!浏览本站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莫扎特之旅(mozart_travel)是一次温馨浪漫的旅行,我们诚邀您的加盟和参与!<<--  
 
 
 
 
 

如有任何的问题,请来信站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