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之旅- 最新文章

莫扎特之旅 古典之旅 文化交流  斗转星移 我的小提琴 文化长廊 音乐教育 我的收藏 站长资料 滚动新闻
         
 

哈丝姬尔和莫扎特

   
 

田润德编译 整理

     
 

 
 
   
 
   
 
   
 
   
   
 
  克拉拉.哈丝姬尔(Clara Haskil,1895-1960)      
 

    克拉拉.哈丝姬尔孩提时,就已经显示出对莫扎特的音乐所拥有的独特感悟:7岁时他就已公开演奏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KV.488。今天的音乐爱好者们更坚信哈丝姬尔对莫扎特的灵感和创新拥有独到的见解和诠释。

   卓别林曾说哈丝姬尔是他所见过的三个真正的天才之一。莫扎特也属于同样的音乐天才,意志力、技巧、灵感和转化这些要素的能力完美地统一为一体。哈丝姬尔和莫扎特都是神童,上帝也赋予了他们创造音乐的能力,两人都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并发展成为卓尔不群的音乐才能。

    莫扎特的天才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他音乐中的强度和持续的内在张力:在莫扎特来说,所有事情都是重要的,伴随着生命和创新在脉动。哈丝姬尔也给人同样的感觉:当她表演时,人们感觉到的是提升和兴奋的意识,这是用音乐表现出来的高层次的警觉意识。每个音符都不容置疑并强有力地导到下一个音符;在她的演奏中,即使是最无足轻重的装饰音也被渲染得色彩丰富。她演奏的莫扎特,每一个变化都有着向前运动的动机;他的演奏永远充满张力。莫扎特曾说,思考和反映一起伴随着他,仿佛在一个美丽而激烈的梦境一样;她认为最好的简单地吧音乐看作一个实体。哈丝姬尔在演奏时也坚持一切都在一起(Alles  zusammen)的感觉,谨记音乐的整体。她常常形容她自然而简单的演奏风格:我这样演奏,因为我感觉音乐是这样的。但我不能解释为什么感觉这样。莫扎特也说,我不知道这些从哪儿来,形式是什么,但这些独立于我自己的意志。

    所以他们都不知道音乐怎么、如何、有从何处而来:但都清楚地感觉到、感受到音乐,并能够表达出这种无形的感觉。莫扎特和哈丝姬尔还有很多共同点:两人健康都不是很好;不稳定的经济状况,因此被迫去把事情做到最好,把一切浓缩到最精华。莫扎特的风格尤为纯净,把每一个音符都写得仿佛有生命一般,就好像一个肌体里的细胞;哈丝姬尔则把每一个音符都弹得那么有生机和活力。她的钢琴演奏完全避免了任何空虚或者多余、无用的成分。他们都十分擅长利用最细微的细节之处来表现音乐。

   有记载说贝多芬听过莫扎特在维也纳的演奏后,曾说他的演奏十分杰出,只不过有点乡村气息。可能这和哈丝姬尔的演奏一样,缺少连奏(Legato),即使在旋律乐句中,每个音符都是清晰分开的,保持纯净和完整,因而保持音乐的紧张度。莫扎特和哈丝姬尔都喜爱太阳一般的纯净透明:在莫扎特的管弦乐配器里,他喜欢采用轻柔的乐器和大调的调性。哈丝姬尔演奏的精髓也是轻柔:她触键如水晶一般透明纯净,避免过分响亮的声音,她从不喜欢这种声音。他们都喜欢较快的速度。莫扎特不喜欢慢乐章演奏得沉重,相反总希望慢乐章能保持音乐的流动,哈丝姬尔也是如此,她的演奏总是采用较快的速度,保持音乐的流畅和运动。当然,除此之外他们的幽默也有共同之处,尽管生活都很艰辛.....

    因此并不奇怪有位记者曾写道,克拉拉.哈丝姬尔生来就是为了演奏莫扎特!

    毫无疑问,莫扎特是克拉拉.哈丝姬尔最喜欢的作曲家之一,根据统计,她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超过250次。

   下面是她演奏莫扎特作品的清单:No.9(42次,No.10(23次),No.13(8次),No19(55次),No.20(60次),No.23(35次),No.24(14次),NO.27(37次)

    钢琴协奏曲:NOA.9(42),

 
   
 
   
   
   
   
   
 
   
   
   
 
       
 

  克拉拉.哈丝姬尔(Clara Haskil,1895-1960)生于罗马尼亚,7岁登台,先在维也纳跟罗伯特学习,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是科尔托的学生。1910年获巴黎音乐学院钢琴比赛第一名,从此开始巡回演出,40年代定居瑞士。哈斯姬儿在当学生期间,就被小提琴演奏家伊萨伊选中,合作演奏二重奏;毕业后,还经常与埃乃斯库、卡萨尔斯合作举行演奏会。二次大战结束后,她参加卡萨尔斯主持的第一届普拉德音乐,结识格鲁米欧,开始合作二重奏。她自会吃饭时便会吃药,一生与疾病相伴。少女时代,她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被福雷、科尔托等人欣赏。18岁,因为疾病四年内不能弹琴。26岁时,她恢复公演,曾与埃内斯库、伊撒依、卡萨尔斯等大师搭档演出。1940年代初,她因为脑瘤几乎丧命。1950年代,她又患慢性脊髓炎。1960年,巡演途中,她在布鲁塞尔遭遇高空坠物意外,不幸离世。能曾聆听一位阆苑仙葩似的钢琴大师来解读美玉无暇似的音乐巨匠的作品。在这张CD里,你听不见一泻千里的passion,火花四溅的技巧,有的是俯首即拾的自然、一尘不染的纯净和婀娜多姿的妩媚。

  阿瑟.格鲁米欧(Arthur Grumiaux,1921-1986)生于比利时维莱用温。他的外祖父是当地的乡村乐长,很喜爱音乐,格鲁米欧5岁即从外祖父学琴。他9岁进入沙勒罗瓦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2岁进入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从师伊萨伊的学生杜布瓦学琴,两年后夺得学院一等奖;同时学习对位法与复调音乐。1939年获维厄唐奖和普自姆奖。1940年成为比利时政府新设立的演奏荣誉奖的第一个获奖者。30年代末,他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毕业后,曾去巴黎师从埃奈斯库短期进修,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1940年春天,格鲁米欧首次公开露面,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由明希指挥,布鲁塞尔交响乐团协奏。评论界惊叹不已,称为恍然蒂博再现。但是,同年法西斯德国入侵比利时,格鲁米欧刚刚开始的演奏生涯迫不得已中断,只私下参加杜布瓦组织的弦乐四重奏团的活动,并为盟军多次义演。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格鲁米欧复出,和BBC交响乐团合作举行了在英国的首演,名盛一时。以后到各国旅行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格鲁米欧的风格还是最适合演奏莫扎特的作品,他和同样以演绎莫扎特着称的钢琴家克林合作录制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集充满灵感,配合默契,秀美可爱,把这些难以传神的作品演奏得惹人爱怜。他和钢琴家保尔·克罗斯利的合作更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格鲁米欧拥有一把名为泰坦的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但在音乐会上和录制作品时,通常使用一把1744年制造的瓜乃利·德尔·吉苏小提琴。1973年,比利时王室接封他为男爵。

 哈丝姬尔是格鲁米欧最理想的钢琴伙伴,据说年龄较大的哈斯基尔在演绎上曾对和鲁米欧有很多的帮助;但据他太太说,这种帮助是双边互助的,因为格鲁米欧本人就弹得一手好钢琴,11岁时就拿过奖,而且后来还灌录过自拉自弹的勃拉姆斯a大调和莫扎特奏鸣曲(k481)。他曾在哈丝姬尔去世后(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找过别的钢琴伙伴,包括阿劳、谢勃克、克霖,但都不太满意,尤其是对其中的一位极有意见(是哪一位,他不肯透露)。

 从唱片上听,哈丝姬尔的确是很好的搭档,格罗米欧和哈斯姬尔对莫扎特的理解绝对是到位的,两人的合作也是和谐的,莫扎特特有的那种洛可可式的优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欢迎光临莫扎特之旅音乐网站~~!古典音乐世界,感受艺术人生,增添生活新亮点,给你最大的艺术享受!!浏览本站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网络实名:-->>莫扎特之旅<<--

如有任何的问题,请来信站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