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之旅-背景音乐介绍


     莫扎特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斯特恩演奏的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是我所见的这首曲目的最优秀的版本,这个曲目我们从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就欣赏到了,这首曲子始终贯穿在纪录片中,而大师的演奏又是不同凡响,如一缕春风,使正值1979年封闭的中国的乐坛立刻充满了生机勃勃浪漫气息,为纪录片增色不少。今天我们从莫扎特250年纪念专集中选出了这首乐曲,供大家欣赏,

    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775年,时年作者19岁,当年作者共完成了五部小提琴协奏曲。此曲虽然还带有第一和第二协奏曲的痕迹,但这部作品表明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与前两部作品相比,第三协奏曲规模变大,技术更为精湛,表现的幅度以及艺术性都有飞速的进展,因而颇引人注目。此曲第一次强烈地展示了莫扎特独有的风格。例如主奏乐器与乐队之间对话式的特点,重用管乐器等,都十分明显。此曲也具有浓厚的法国色彩。例如第二乐章的慢板,可以说是直接来自于当时著名的法国协奏曲的徐缓乐章;此外像终乐章,几乎就是一种法国式的作品,而第一乐章单纯明快的旋律,同样与法国有直接的关系。此外,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与同年(1775年)423日初 演的二幕音乐剧《牧人之王》每幕第三首阿敏达咏叹调的管弦乐开头相同。

    包括本曲的三首《萨尔兹堡协奏曲》,是迄今经常演奏的曲目,同时也常被用来作为教材。原因是它们形式完整、音色优美,而且内容丰富。是当今被演奏最多的十大小提琴作品之一。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旋律流畅,感情朴实明朗,富有朝气,再现部由一个宣叙调引出,与以往惯用的手法完全不同。

      第二乐章:个性鲜明的柔板,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织出的开始乐句十分美丽,使得这个乐章显得极其柔美。第一主题叙述极其忧伤的往事;第二主题似乎给人燃起希望之火,但接近结尾时,又回到了悲哀之中。当时,作者正在萨尔茨堡大主教处任宫廷乐手,这种实际上等于仆人的地位使他越来越无法忍受。这一乐章正是作者痛苦心情的自我写照。

       第三乐章:带有法国色彩的回旋曲,快板,这个乐章的开头平淡无奇,像一首结构细腻、旋律流畅的小夜曲曲,充满了日耳曼或奥地利民歌的韵味。但很快转入到另一内容,这里作者运用了法国民歌《啊!圣诞树》。中间突然出现阴影,速度放慢,成为行板,但不祥之感很快一掠而过,天真无邪的大调旋律重新回来。由木管吹奏的最后乐句,象漫山飘落的红叶,突然消失在迷雾之中,耐人寻味

 

 

 

 

 

 

 

 

 

 

 

莫扎特之旅推荐

      ·名曲精选
      ·莫扎特之旅
      ·莫扎特动态
      ·浪漫之旅
      ·我的小提琴

      ·音乐比赛

 
视频:电影《魔笛》
浏览:以往视频
视频:寻找莫扎特

         莫扎特传(视频)

最新莫扎特胎教音乐
系列节目<莫扎特密码>
《莫扎特之魂》连载
 
 
 
 
 
 
 
 
 
 
 
 
 
 
 
 
 
 
 
 
 
 
 
 

 

 

回首页>>

            -->>古典音乐世界,感受艺术人生,增添生活新亮点,给你最大的艺术享受!!浏览本站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网络实名:-->>莫扎特之旅<<--


如有任何的问题,请来信站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莫扎特之旅